首先来回顾一下科技赋能融资担保1.0版本的尝试。
早几年,P2P网络借贷担保兴起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利用网络实现了资金的聚集与再分配,科技被当做一个资金获取渠道而加以利用。
我省一些融资担保公司参与其中,一些公司从中获益,另一些公司败北。科技赋能融资担保的1.0版本正如诸君所见,偃旗息鼓了。
现在回过头来分析,之所以偃旗息鼓,是因为过度依赖了具有很大主观能动性的风控技术和风险判断。彼时的风险判断和风险控制基本是由客户经理去主观把控的。
这种方式有没有问题,个人认为在项目量少、所涉猎领域的行业比较单纯的情况下,这种主要依靠客户经理个人经验的风控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鉴于此,整个融资担保行业达成了“融资担保公司的风控水平决定了公司的成败”的共识,影响了行业二十年的发展。
然而,单纯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的风控能力显然无法适应融资担保业务上量上规模的发展,这也是行业业务规模很难上量的关键。
4月24日,湖南省第五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两个分享:
一个是湖南汇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胡超美总经理同志的:以金融科技为支撑,通过系统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实现秒审、标准化业务操作,我们现在运营成本基本在维护系统。2019年在保余额30亿元,在保户数40万户。
我将其定义为个人消费类贷款担保领域运用科技之力的代表。
一个是胡茹琰会长的标准化产品:我们经过精确测算,做到产品下线的情况下,收取1.5%的担保费,10亿元的担保贷款,最高赔付2000万(即代偿率控制在2%以内),收取担保费1500万元,风险分担50%(1000万),我们还有500万的盈利空间。
我将其定义为小微融资担保领域运用科技之力的代表。
我们以这两个例子为引子,来聊聊科技赋能融资担保将给行业带来的几个颠覆性的影响。
1、风控不再是一种高深技术,而是一种手段
科技赋能融资担保的底层逻辑就是:以额率双控的手段,锁定风险,淡化风控水平在具体业务中的重要性。
我们看到,在这类业务中,风控水平可以简化为一个数字,一个底线,例如2%代偿以内。
这个数字的得出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行业知识,也不需要多么丰富的项目经验。
在此,我并不是贬低风控的重要性。诚然,在市场化业务中,风控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但科技赋能可将公司高端的风控人才从琐碎的业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收益更高的市场化项目中去,以专业专注之力去推动公司向更高的方向发展,这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钢自然要用在刀刃上。
2、融资担保的地域性将成为一个伪命题
过去,行业对融资担保的地域性形成了共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省里的担保公司把业务做到市里、县里,会死得很难看。”
我不否认,这一论断在当时当地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相反,也正是因为我省融资担保行业在羽翼未丰之时长期遵循这一论断,将行业的稳健发展传统发扬得很好,才给今天的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赋能,这一局面将被彻底打破。
融资担保没有地域限制,这赋予了行业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极有可能催生全国性的融资担保公司。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成立,个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全国性融资担保公司发展做好了铺垫的,因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政策是不分区域的。
就目前而言,各省水平相当,都有机会,各凭本事吧。
3、科技赋能融资担保,改变行业过去的规则
过去,我们老想:“担保费收入覆盖风险,不够再向政府要补贴。”
科技赋能融资担保彻底改变了这一规则。它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说大数据、信息资源整合之类的。
其实都不是,这些都是表象,科技赋能融资担保的本质是:薄利多销,规避风险,并以此确保自身利益的实现。
薄利多销,是商业领域最古老、最传统也最有效的做法,科技赋能融资担保完美地借鉴了这一点,例如1.5%的担保费。
规避风险,借鉴的是保险思维,对每一产品都是经过精算的——精明的算计每一位购买保险的客户,赚的是概率的钱。
你仔细去看保险合同的条款,每一款都表达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通过详细条款的设计,将理赔率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2%以内的代偿率,其实就类似于保险公司控制理赔率。然后将附加因素考虑进去,实现保本微利。
为什么要收1.5%的担保费,而不是收1%的担保费?因为收1%在极端情况下,融担公司会颗粒无收;而1.5%则不一样了,在极端情况下,还能保本运营。
科技赋能融资担保的支撑是什么?系统技术。
科技赋能融资担保的关键是什么?产品设计。
4、科技赋能融资担保重新定义了银担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融资担保公司委实憋屈得很,一直定位于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担风险。
科技赋能之后,重新定义了银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健康化为“合作伙伴”关系,而非此前的病态的依附关系。
风控,把控在自己手上,银行不放心;风控在银行手上,融资担保公司不肯干。根本的原因是大家都不信任对方,都怕对方捣鬼,造成自身利益的损伤。
那么可否通过设立机制使得合作双方达成共识呢?科技赋能融资担保实现了这一点。
风控在银行那里,没关系,我用2%的代偿率来规避可能的风险,你捣鬼也好,不捣鬼也好,我就是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超过的部分由银行自行承担。
如此,皆大欢喜。各自的利益诉求(小九九)都得到了满足,合作幸福指数迅速提升。
5、科技,将对行业的人才队伍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湖南省融资担保行业目前的从业人数不到3000人,科技赋能将对这3000人队伍的职业规划产生影响,也对公司调整人才战略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前面提到了湖南汇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例子,在胡超美总经理的分享里有一句话很重要“我们现在运营成本基本在维护系统。”科技赋能淡化风控的重要性后,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配比要求。
系统维护的技术性人才的补缺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原先一直从事项目经理职务的员工很难担此重任,引进技术人才对一些公司来讲就是非常紧迫的事了。
因为科技赋能的支撑是系统,是技术。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现有系统的升级改造也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另外,科技赋能的关键是产品设计。
过去,我们极少讲产品设计,未来五年,我们可能需要不断地强调产品设计,这不仅要深谙金融产品规律,而且还要对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这样的人才在现有融资担保系统里是欠缺的。建议有实力有想法的项目经理往这个方向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