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协会为成都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成员单位。2011年,我们积极参加其组织的相关活动,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担保协会的会员公司。
现将工业联2011年工作总结摘录入下。
成都市工业经济联合会2011年工作总结(摘录)
2011年,成都市工经联牵头重要工作之一——组建了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其主要目的是让工业行业协会的工作能纳入到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战略的范畴之内。联盟组建后,参加了一系列全市性的中小企业服务活动,一些协会从中也争取到了政策和资金;一些协会参加了微型企业专项服务行动计划,比如墙材协会,食品协会,担保协会等举办了各类微型企业培训班,提供咨询服务等。
工经联各成员单位本着“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政府”的宗旨,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 深入企业调研,反映企业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
工经联的各工业行业协会涉及到的企业成员达3000多家,各行业协会常年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已成为工作的一种常态。仅成都食品工业协会,全年就走访企业120多家,并做出了详细的拜访记录。
(二)开展学术研讨,召开论坛,组织参观交流。
各行业协会内部开展行业学术研讨,如表面工程行业协会、冶金行业协会等召开学术交流活动,出刊学术论坛文集。建材行业协会参加了国家工信部在我市召开的全国建材工业“十二五”规划高层研讨会。模具工业协会举办了“汽车工业在西部”论坛活动。
(三)出版刊物,建立网站,交流信息。
不少的协会继续办好自己的刊物。如食品协会的《食为天下》、表面工程协会的《表面工程》、建材协会的《成都建材信息》及《四川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等。一些协会还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如模具协会的“模具工业网”,食品协会的“食品工业网”,担保协会的“成都担保网”等。2011年,仅担保网站访问次数量达到8万次,QQ上传文件和信息250余份。为扩大宣传和增强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行业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职工素质。
培训是各行业协会长期主要工作之一。如担保协会组织了大型集中业务培训6次,受训人数达到1000多人次,专题研讨会6次,参加人数达到250人次。这些培训,主题明确、内容切合实际、符合实战要求,使从业人员受益匪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工经联的各协会培训人数达到了5000人次以上。
(五)开展行业自律,制定自律条例。
部分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协会开展了全行业自律工作。如建材协会草拟了《成都市建材行业协会行规行约(试行)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食品工业协会为贯彻《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在全行业的企业中开展了企业的自律检查工作。
(六)推荐名优产品,作好企业职称申报工作。
各协会参与了名牌战略工程,大力推荐行业名优产品,帮助企业申报“著名商标”。目前已有3家企业完成了申报,其中,成都华融化工公司已获得了成都市名优产品称号。
现在各行业协会均建立了工程类技术职称申报站。近年来,有70人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20人获得工程师职称,6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市轻工协会也参与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推荐工作。
(七)组织行业的法律维权工作。
为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行业协会普遍开展了法律维权工作。一是普及企业人员法律维权知识,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在行业协会中成立法律维权部,指导企业成员维权。三是协助企业维权。
(八)协助处理企业改革遗留问题。
一些协会根据市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要求,参与了处理企业改革遗留问题的工作。为保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有益的贡献。